- ]+ F! L4 f7 A
1.综合分析题: / J3 L" W& ~5 K& d( }5 x- v% b
某市2003年就制定了电动车管理办法,可是,实际生活中电动车的乱象不仅没有得到遏制,反而越来越严重。某市目前路面上电动车数量庞大,据保守估计电动车已达到70至80万辆,成为市民普遍的交通工具,而相关管理办法已经严重滞后。对此你有何看法?
: _ M8 Z& K% C! s答题时间:6分钟 ; P9 X6 y4 d" f
测评要素:综合分析能力
' i4 |# Q. y5 }" ]8 C- @/ H参考答案要点: + `' T9 D" Z! n( s# F) o+ p
1.主要原因是:
! G- l3 a$ X; s% X(1)前期政策制定缺乏可操作性。 ( H1 }/ R! Q& B5 G7 A/ D
(2)市场不够规范。超标的电动车生产许可证和出厂证明管理不规范。
, Y b, ?$ z* q1 T( e0 b(3)科学发展观落实不足。电动车已经成为普通市民的代步工具,即环保且符合群众利益,但可操作性政策迟迟没有出台。 1 T2 v! J: B3 U5 ~
2.拟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4 @- Q, Z8 P8 R a(1)借鉴其他城市成熟的相关管理经验。 0 z+ f4 r; N: ?! z/ E
(2)完善市场规范。联合工商等多部门联动,整顿市场。
" m8 G& ? H1 z9 ?: q+ K(3)尽快出台可操作性的电动车管理办法并进行大量宣传。
1 b1 Q* m8 M& |* m3 p/ a# R【评分提示】 ( l) x0 ~& ~! k( p* N
第一,指明所反映的现象并辩证地看待这种现象; p2 Q) J* H1 g: k x/ r
第二,指出这种现象的危害,且危害不可小视; : [* E5 x d+ s+ u- o
第三,指出这种现象的根源,是由于法制不完善,制度不健全,监督不到位,素质没提高造成的;
* c8 v; Q; H2 H( v2 e# G6 u4 |" K: J第四,找出解决办法;
. L3 B* x% K( x; t' `: S第五,充满信心,提出希望。 % J$ w1 @ E' z' { s
2.组织协调题:
. u8 B s% E. D7 R改革开放以来,地区经济迅速发展,但由于长期实行粗放型发展方式,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障碍。如何逐步转变发展方式,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对于建设科学发展先行区,显得极为紧迫。上级领导交给你一项任务,要求你就“资源环境约束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个主题写一篇调研报告。你如何完成这项任务?
2 w' n& f/ W2 m5 k8 _# }/ ?答题时间:6分钟 0 G/ H2 H' w6 E( Y9 n* `7 q0 P
测评要素:组织协调能力 9 w$ w; d! i: g) h/ K- y
参考答案要点: & q. _6 K6 d0 X) ?/ S3 O9 L0 ?/ k- G
(1)与领导沟通交流,了解写该调研报告的目的与意图;
7 m9 Z5 R# l, n(2)广泛收集资料与信息,做到胸中有数,并设计调查问卷。 * K. X# x6 a0 ]% ^3 C) D5 j
(3)邀请有关业务部门负责人、工作人员交流情况,征求意见; , Y; _3 W, Z7 \6 b
(4)组织有代表性的基层单位和经济界人士召开座谈会;
6 U/ _3 S6 C! R, }3 ~(5)综合各方面的情况,紧扣主题,重点突出,力求创新,高质量地完成调研报告。 ) S. L" V3 y. l& M
(6)向领导汇报调查结果并提出合理建议。 * E4 Z# R5 K+ \. K6 s- Q( L2 m& w
【评分提示】 & [& w8 K7 n, [5 p# @% X
评委在观察和评分时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 * H8 R. Y) g( I0 f' y Y& \
1.应试者是否掌握答题模式。对于调研类题目一般包括:(1)准备阶段。确定主题,制订计划(目的、提纲、表格、问卷以及人员配置、费用预算、工作进度)。调查人员培训,明确任务、分工协作与方法。(2)实施阶段。根据目的,采用方法调查第一第二手资料。如发现计划的内容和方法不妥,及时纠正。(3)分析研究总结阶段。资料汇总、核实,分类汇编。分析,写出调查报告。(4)对整个调查活动进行回顾,总结经验。
- d- H8 v. T1 Z0 S- z2.应试者的组织过程是否完整,次序是否颠倒。 ' R% H: x5 r5 @2 F8 v2 R
3.应试者对参与主体要素(部门、单位、人员等)的回答是否完整。
) `( a- F) k+ U3 W. H3.人际沟通题: , W9 w- `: ?6 t5 V) Y& A* @' N2 B( s
如果你经过公开选拔,出任某局副局长。你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针对你分管工作部门管理混乱、人浮于事、浪费严重的实际,制订了相关改革方案。但是,在局长办公会议上局长对改革方案中的有关条款与措施提出了严厉的指责。对这个问题,你将如何处理?
! T0 r% c) d h5 j; R答题时间:6分钟
5 ^* x. S8 h4 L测评要素:人际沟通能力 6 I/ @9 c9 q& ]1 D5 `
参考答案要点:
& L" ?5 D% T+ k* O$ Z* u% c5 K% D(1)客观对待,冷静处理。在会议上要沉着镇定,讲了一番非常得体的话,能使会议圆满结束。 - Z5 m! @- l! F% B1 y7 W" G
(2)服从领导,严守纪律。维护正职的威信,不急于下结论。即使对上级的批评有不同看法,也要注意留待会后再向上级说明,而不可在会上渲染,以免激起下级对上级批评的抵触情绪。 $ [# O: j* U$ z2 M3 o* ]0 l3 j
(3)选择时机,婉转沟通。主动与正职沟通,争取正职纠正自己的做法。当我经过调查发现正职的做法的确有失偏颇时,我会将了解到的情况如实地向正职汇报,并且实事求是地提出自己的建议。努力争取正职自己纠正自己的做法。一般来说,开明的正职一旦意识到自己的不对,是会自己纠正自己的错误做法的。但是决不能急于求成,需要一个过程。 3 B; R* h/ P9 f) }* {' P% V
(4)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突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主调,与分管下级一起客观分析遭到上级批评的原因,以求将批评变动力。
9 X$ u, Z+ t V4 k3 g \7 E【评分提示】 ) p" o8 U$ b7 n1 Q4 h, L& O2 J% m
评委在观察和评分时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
3 Z, l/ x2 ^! V5 m (1)副职与正职之间的关系。副职与正职之间的关系从体制上说,两者是工作关系,主辅关系;从组织上说,两者是上下级关系,即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9 k% X1 M( ]4 s- @; h$ q: u
(2)对上级,要持尊重态度,服从上级的安排,懂得保密,不议论上级;对上级集体要服从,单向请示不卑不亢,保持中立态度,不乱说话等。 ) i4 _4 c: Z% q8 `
总之,保持宽容、平等态度,明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正确对待领导、同志、本人的缺点和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