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连续读过许多设区市一级和县一级的地方政府工作报告,别的没啥印象,但是比较深刻的是经常连续三四年或者四五年,有的甚至七八年“某某工作正在加速推进”的句式都会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于当时表示不理解,为啥一件事要耗费这么长时间? 1 b" n, M' ]7 K, G# ?( ^% ]
后来直到去了省里工作,才明白,基层做啥事,凡是牵涉到省直部门的,都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 F' U+ {, Z% Z/ l
第一,下面讲创新,上面讲规矩。大凡是一个聪明的领导,都不会在其他部门的事务上做干涉。“大家都是兄弟,说不定哪天什么事会求着人家,至于基层嘛,好像和自己升迁关系不大,犯不着为了一个处级县委书记得罪一个厅级一把手”。于是乎,管你基层如何苦苦哀求,该怎么干还得怎么干,更有甚者,当面答应挺好,背后其实还得看领导。所以,一件事儿就被无限期拖延。
% C& b, `* L6 k. K* C1 q3 L
/ {9 P( }& v) S# _8 h1 N0 [" R) k
第三,上面不解放,下面没法儿办。这几年,总体感觉,思想解放这个东西,基层很欢迎,上层不乐意。为啥,从人性角度讲,谁都希望自己手中掌握的资源越多越好,解放思想这个事儿,说白了,其实就是将部门利益切割一部分给基层,这“损人不利己”的事儿谁都不愿意干。
P) J# W! E1 V( [8 |) y
从这几点说来,基层办点事,要资源,要政策,简直比登天还要难。其实,现行的省管市,市管县,县管乡,乡管村模式固然有其优势,但是从资源分配上讲来,越向上,服务性质理应越强,而非管制意味更加浓厚,为何不尝试管理模式改革呢? " O1 G w _1 E$ i0 n/ _2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