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国家军队标准《军队机关公文格式》(GJB 5100A—2017)(下简称《格式》)经由军委习近平主席签发批准,军委办公厅颁布全军,于2017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制定该标准是为了深入依法治军、从严治军,适应国防和军队改革的需要,保证军队各级机关有效履行职能,提高军队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格式》紧密结合了军队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实际,总结了军队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经验,并借鉴党政机关公文格式研究成果,具有鲜明的历史继承性及现实指导意义。与2005年10月中央军委颁布施行的公文格式标准相比较,新《格式》要素和编排规则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突出了与地方党政机关公文格式的对接与融合,体现了军队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开放性与实用性的特点。对统一全军机关公文格式,满足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新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新的国军标《格式》修订编制原则 为配合军委办公厅对《军队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下简称《条例》)的修订工作,军委装备发展部于2017年6月完成并下达了《军队机关公文格式》,《格式》是《条例》的主要支持性技术文件,对统一全军机关公文格式,满足机关工作处理工作的新要求,推动机关出文正规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修订中审慎把握了以下原则: 一是准确把握法规依据。新的《格式》标准编制坚持以《条例》为依据,对《条例》中有关要求所涉及的技术问题进行具体化、规范化,与之紧密配合,以达到最佳效果。 二是借鉴党政机关经验。新的《格式》标准充分借鉴了《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 9704—2012)已有成果,在公文格式要素、用纸版面、排版印制及有关术语等方面,与国家标准保持了协调一致。 三是保持军队固有特色。考虑军队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特殊性,在充分与党政机关公文格式接轨的同时,根据实际需要合理设置军队机关公文格式要素编排规则、特定格式类型等,充分体现科学性、严肃性、实用性和美观性。 四是注重规范实用便捷。采用文字说明、表和图样实例相结合的方式,使标准明确具体、方便使用。公文格式设计适应现代化办公需要,便于计算机排版。 二、增删部分格式要素和特定格式的版式 根据军队建设的实际需要,也考虑融合国家标准和军队机关处理公文的实际需要,新增加了一些格式要素和特定格式版式。同时,删除了少数部分格式要素,新《格式》增加了部分格式要素,使公文格式与文面更加协调一致和实用美观。 (一)增加的格式要素 一是增加了“紧急程度”要素。主要考虑与党政机关公文要素保持一致,格式要素更加全面,便于公文处理工作。 二是增加两种特定格式。新增“信函格式”和“命令格式”为公文特定格式,目的是对接党政机关公文,满足了实际工作需要。 三是增加了呈批件首页版式。呈批件属于机关内部文书,在军队各级机关广泛使用,但格式样式繁多,要素不够统一、规范。增加和规范呈批件首页版式后,便于使用和管理。 四是增加了印制二维码。为加强军队公文管理和保密工作,需要印制二维码。印制在版记下方右侧(与版记空开3mm,与版心右边缘空开5mm),条码宽不大于50mm。高大于10mm,小于25mm。 (二)删除的格式要素 一是删除了“请示”“报告”文种格式中“已阅人”格式要素。主要是考虑标注了“签发人”已体现了对公文内容负责的主体,同时使公文处理更加便捷,同时体现了军用公文的特色。 二是删除了版记格式中的“主题词”要素。主要考虑是主题词标引比较繁琐,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实现公文信息化管理和高效便捷使用。 三、重新规范和调整了相关格式要素编排 新的《格式》对公文纸型、要素编排、字体、字号、颜色等进行了重新规范,主要考虑这样符合国家标准,也便于军队机关公文处理实践。 (一)重新规定了公文用纸规格。公文用纸幅面尺寸统一为A4型纸,采用国际标准,与党政公文用纸规格一致。不再使用16开型纸,主要考虑该纸型的公文不便存档和管理。 (二)重新规范了少数格式要素名称。公文的“眉首”改称为“版头”,出文的“发文机关标识”改称“发文机关标志”“发文(传达)说明”改称“附注”,出文格式中的“反线”改称“分隔线”。 (三)重新规范了发文机关标志。发文机关标志不再区分文种标识、固定标识,改为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组成,也可以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 (四)重新调整了发文机关标志位置。发文机关标志上边缘到版心的距离不再区分上行文、下行文,统一为35mm。调整后可以统一平行文、下行文和上行文首页的格式 ,不再需要两种版头的用纸。 (五)重新统一规范了份号、密级、紧急程度格式要素的编排位置。将份号、密级、紧急程度格式要素统一编排在公文首页左上角,主要是考虑有两点:一是与党政机关公文标注位置一致,二是为领导批示留出更充裕的空间,更加方便公文的处理。 (六)重新调整少数格式要素字体字号。“份号”由仿宋体字改为黑体字,“签发人”姓名由仿宋体改为楷体字,“版记”内容由3号仿宋体字改用4号仿宋字,“页码”由白体字改用4号宋体字等。 (七)重新规定了少数要素的编排位置。规定份号、密级、紧急程度统一编排在公文首页左上角,如三者均存在,按照份号、密级、紧急程度的顺序,由上到下分行依次排列。主要考虑是为了统一,原来军用公文的密级在右上角,这次规定移至左上角,与党政机关公文的密级标注位置保持一致。同时也考虑为领导批示留出更多空间,更加方便公文处理。 (八)扩充规定了特定格式内容。原特定格式中的会议纪要、代拟稿格式予以保留,并以“纪要格式”代替了“会议纪要格式”。根据工作需要,将“信函格式”和“命令格式”增加为特定格式。 (九)重新规范了印章颜色。“首长签名章”格式由蓝色改为红色,主要考虑与《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接轨。 (十)重新规范了成文日期书写。“成文日期”格式由用汉字书写改用阿拉伯数字书写。这样调整,既符合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又与党政机关做法一致,便于机关人员录入操作。 (十一)重新规范了版记中分隔线的粗细。版记中三条与版心同宽的分隔线规范为第一条、第三条为粗线,厚度为0.35mm,中间一条为细线,厚度为0.25mm。版记部分格式标识位置不变,规范后,使版记部分格式要素的编排更醒目、美观。 新《格式》吸收了军队和党政机关公文格式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客观反映了新形势下军队机关公文处理工作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内容要素以及编排规范、科学、实用,特点明显,符合军改要求,是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科技强军的非常举措和有力抓手。新《格式》适应新的历史时期军队建设发展的期待,保证军队各级机关有效履行职能,更好地为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服务,具有重要作用。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新《格式》,落实习主席系列建军思想,是当前军队各级机关的重要任务,必须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努力践行、高质量落实新《格式》。 (作者单位:北京武警特警学院 作者:李 纯 来源: 应用写作杂志社) + R4 a5 Y8 o q+ e
! u6 y0 g# ^6 |, m* s+ x5 I/ |
7 H0 u4 y6 p8 K- z8 m ]: a+ B( z: V7 ~
( i* d: s7 w9 u2 w4 I8 }7 k( p T
% @6 }# a7 x5 O- w/ f
. R. @6 J* f# j6 G1 y. J c2 g* x: [1 `6 G6 a3 I' |! a2 f
$ m" H% H$ q3 K* B+ ?2 F' p. W3 V
( K5 u9 d4 m0 q+ u4 ~- @' u* e; J" _- C3 w' K/ G. L q
* I; p- N/ ^( M
. u% i$ |1 k' J1 y. Y8 P n4 O0 d
8 L a1 a2 y+ l
: g3 V7 e( Q/ c4 O' a* R9 x- O
" u6 G1 ]" c' j- r
$ `0 L+ K5 L4 V$ S# I$ g* g* R* `) K, l
- a; f: q- x# J, Q+ m e( T
1 A+ \3 q4 H7 y
$ G5 [$ r8 w+ E3 p
I, o; j5 Z, n& H E- i4 m' M2 E, d
( Q% }, w* { x' }5 ^. ?' d8 P# v1 S) J) ~
' f. M2 j0 O( z4 t' g' r/ G
. s# g) t; I; s/ c0 U
; o) [0 H: x0 ?; P/ t1 d/ b5 g# Q' L" J1 ]7 F4 f6 ?, `
0 W: ~1 w7 N& J* L0 s
' L- f2 S ?; N$ `7 u0 ~( u# R; x7 Q( n2 l
; \% n! z4 z0 R7 i' F* x
7 W8 P! U5 M- j3 h. M+ x
' u& R2 w% X: J0 f% k- A# B9 Z0 R6 e
4 u- Z3 c$ y- n& K" P
( e. E" B2 D1 X9 R A
, x+ z6 r2 j6 a$ m' |! Y* b u
$ p. c. t6 g4 ]
, Z" I( i. T, s! |: O I: B4 {% I1 N
8 @0 b' i7 M" ^0 Z7 h' F, H
0 H4 Q& C. k/ t! d0 i
7 L% V( K/ f6 n2 v' {! [6 X/ O% C) \4 s2 Q U
$ l2 r/ S: q- w2 w
1 e% e0 d8 h) e; t) Q
+ m9 I) I U% g$ T* ~
" k3 r* N8 K: s* ~8 r7 j" R" l1 y& `( I$ \& K2 g( ^8 l
! {. r( g% E$ v, K* e1 b, E
0 `' ]9 u1 L8 c/ l& \# X# r- n
7 a! G% ]- c1 X$ l9 _1 G
% S3 y' T5 _* B* o7 U/ }; L' s- N$ e% }
7 @( E, T6 V' _ A+ S
7 B7 d: n' k0 q+ E: M
, {& y' T3 R4 n
+ X! J" ^+ B. t7 G
# F2 h. x5 `8 J3 z3 h; v& G! W+ z5 x; _7 k# d* X8 d* x
0 O5 E4 X4 T% Y( b# ?
. t) v5 q' o6 t
N5 S& c/ x+ K# q E( ?5 Y, E; J# U9 n
% K9 D3 W4 j/ C2 T( n" c6 H; J' Q9 V; i* v R9 b8 c
|